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全球微动态丨当“朋克”的年轻人遇上“传统”的新养生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3-04-13 10:36:40

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位置和脸谱。如果非要给当代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加上一个title,那一定有这三个字——“新中式”。人人皆可入局,那么新中式赛道在何方?例如,新中式茶馆、新中式烘焙、新中式穿搭、新中式咖啡,新中式养生......

新中式穿搭


(资料图)

(图片来源:网络)

焦虑在哪里,生意就在那里

新中式茶馆,是年轻人周末的去处,当代年轻人平时靠咖啡续命,周末靠饮茶养生,从茶颜悦色到围炉煮茶,当下穿衣讲究氛围感,化妆讲究氛围感,喝茶当然也要拉满氛围感,新中式茶馆借了新国潮的东风玩出西海岸;“吃甜品会让人心情好”,新中式烘焙糕点颇受欢迎;把“斜襟”“对襟”“盘扣”“中式立领”等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服装的新中式穿搭也成为潮流人士新宠。

时下,养生话题早已突破中老年圈层,熬夜久坐、压力大的年轻人往往受到失眠、脱发等问题的困扰,当“腰酸背痛”成为一门生意,基于这一痛点,“养生消费”成为一笔必不可少的开销。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养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态度。从过去视“冬天不穿秋裤”为潮流到如今“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式养生,消费者对传统滋补品的需求逐渐上涨,中式滋补品也已经从“寻医问药”变成了“日常所需”,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将新养生模式和传统文化底蕴搭配得相得益彰的新赛道。再加上近年来国潮崛起,文化自信为国产品牌发展培养了的土壤,而中式滋补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主要分支,也被镀上了一层金,成为消费者购物车里的新宠。

“新中式养生”新在何处?

据《2017-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18-35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7%。

现如今,年轻人熬夜玩手机、饮食混乱、作息不规律……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消费者亚健康问题愈发普遍,“惜命”的年轻人开始形成一种“养生”潮流,由此推动“新中式养生”赛道走向繁荣。

新中式养生,“新”在哪里?首先,“新”在更轻便,各种软糖、茶饮……不同原料在年轻人的花式玩法下,几乎成了万物皆可“新中式养生”。把这些不同玩法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即食类、即饮类、冲泡类、现制类等,它们的出现让传统养生变得更加零食化和轻量化。其次,“新”在更针对,新中式养生与传统中式养生需要面诊、千人千面不同,它们通常看到的是某一细分人群的需求,从而根据这些需求,如脱发、失眠等具体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如黑芝麻丸、睡眠晚安饮等产品就是挖掘了年轻人熬夜现象严重的问题,从而围绕细分场景推出的具体产品。

当“朋克”的年轻人遇上“传统”的中养生

阿里巴巴发布的《2021天猫养生趋势新洞察》显示,2021年即食化养生产品消费同比增长56%,口袋装、随拿随吃的养生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商务部在2023年1月底发布的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的大数据显示,在2022年的年货消费品类中,营养滋补品销售增长明显,其中黑芝麻丸销量同比增长105.9%。香甜软糯、食用便捷,加之其宣传的“以黑养黑”护发功效,令黑芝麻丸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单品”。此外,传统的人参、燕窝、阿胶等滋补食品,也开始走“轻滋补”路线,即食燕窝、即食花胶、人参粉、阿胶粉……传统概念里难以熬煮的滋补产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即食”的功能,以新形象面向市场的同时也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日夜颠倒的受访者中,有44.0%处于疾病状态。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和从不运动的受访者中都各有大约1/3的人处于疾病状态。情绪不稳定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57.7%)处于疾病状态。90后处于疾病状态的比例最高,达到38.6%。当代年轻人自嘲的“一边‘作死’,一边养生”的生活方式,让新中式滋补产品更契合年轻人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传统的“热熬中药”“慢炖燕窝”等方式,操作麻烦且耗时久,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高效需求。且传统中式滋补产品往往“良药苦口”,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养生品牌们开始进行产品革新,让中式滋补变得“健康又好吃”,且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新中式养生产品“零食化”,功效精细化,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食补产品。接近4成人每个月的养生消费在500元以内,而这些钱主要花在保健类食品(75.7%)上。70后~90后居民选择新中式养生的比例最高。90后则更喜欢吃滋补小零食,95后更喜欢喝养生茶、吃养生补品,00后更愿意通过坚持运动提升免疫力。95后和00后不仅希望“良药”不苦,还要赏心悦目,愿意为更时尚的设计、更好的体验、更轻松的使用方式付出溢价。80后和90后则更看重更精细化的功能和更专业的机构背书。

新中式养生,当“养生”不断被新消费解构与重塑,对年轻化有不一样的诠释,新在既传承传统中医学的根基,也有现代营养学的影子。它们既保留了传统中式的格调,又符合现代审美。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